近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进行了公开表态。他表示,在美国政府对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实施严格限制的背景下,英伟达将不会再为中国市场推出基于Hopper架构的新产品,这也意味着H20将成为该架构下对华销售的“最后一款高性能AI芯片”。
这一表态发布于5月17日,由《联合早报》率先报道,并被多家中文媒体转载。黄仁勋指出:“在H20之后,我们不会继续推出Hopper系列产品。”他进一步解释称,这是由于美国政府对Hopper架构芯片的技术出口限制已趋近“不可调整”的程度,即便企业有意做出适配性修改,也难以满足相关法规的要求。
作为全球领先的GPU制造商,英伟达长期以来在中国人工智能、云计算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然而近年来,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陆续出台针对中国市场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其中便包括对Hopper架构芯片的禁售令。
此前,英伟达曾对外透露,美国政府已正式禁止公司在未经特别许可的情况下向中国客户出售H20芯片。这款芯片原本是英伟达为应对出口限制而专门设计的“合规版”产品,旨在在不违反美国法律的前提下,维持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连续性。
尽管如此,面对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快速崛起,以及国内替代技术的不断推进,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逐步受到挤压。在此背景下,有消息称英伟达计划推出一款性能进一步降低的H20“降级版”,试图通过价格优势和技术妥协来吸引部分客户群体,以缓解潜在的营收下滑风险。
不过,从目前的战略方向来看,英伟达似乎更倾向于调整长期布局,而非仅仅依赖现有产品的变体来维持短期市场存在。黄仁勋此次明确表示未来将不再为中国市场开发Hopper架构新品,也释放出一个信号:英伟达正在重新评估其在中国这个关键市场的投入产出比与合规成本之间的平衡。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决定不仅反映了地缘政治因素对企业战略的深远影响,也揭示了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一方面,技术封锁使得其核心产品无法自由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本地厂商如华为昇腾、寒武纪、壁仞科技等,正加速填补因外部供应受限而产生的市场空白。
对于英伟达而言,如何在保持全球竞争力的同时,妥善处理与中国市场的关系,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重要课题。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收入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或许也将促使英伟达加快研发新一代非Hopper架构的替代产品,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更具弹性的产品体系。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争议,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