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3000亿并购900亿,海光信息“鲸吞”中科曙光
发布时间:2025-5-27 10:45:35

根据披露,海光信息拟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自5月26日起,两家公司A股股票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5月25日晚,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同时发布公告,宣布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根据披露,海光信息拟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自5月26日起,两家公司A股股票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新巨头诞生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在中国信息产业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能源等多个行业的数据中心,以及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于2022年8月12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而中科曙光深耕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多年,拥有完整的IT基础架构产品线和完备的计算产业生态,于2014年11月6日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截至上周5月23日休市,中科曙光股价为61.90元/股,总市值为906亿元;海光信息股价为136.13元/股,总市值为3164亿元,排名科创板市值第一。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光信息前两大股东分别为中科曙光、成都国资,分别持股27.96%、17.00%。而且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这种紧密的股权关系和共同的“出身”,为此次合并奠定了坚实基础。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之间的关联交易也较为频繁——2022年、2023年、2024年,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的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29.12亿元、24.74亿元、36.89亿元,占海光信息收入的较大比例。

一旦合并成功,海光信息的芯片技术优势,与中科曙光在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领域的深厚积累相结合,能够打造出更完整的“芯片-硬件-软件”解决方案,构建起“芯片+整机+算力服务”的全链条能力。例如,海光的深算系列DCU性能已达英伟达A100的70%,中科曙光自主研发的硅立方液冷服务器集群可将GPU利用率提升30%以上,二者结合,通过芯片-算法-散热全链路优化,预计合并后三年内,AI训练算力成本可降低40%,推理时延缩短50%,极大地提升产品竞争力,加速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

分析机构预测,合并后的新公司的国产服务器市场份额有望大幅超过目前的15%,AI芯片市场份额到2027年有望突破50%,成为国内算力产业无可争议的龙头企业。

此外,中科曙光在宁夏、贵州等西部枢纽布局了算力节点,海光芯片则为国产化算力提供基座。合并后,在推进国内“东数西算”工程的同时,其成功经验和技术模式有望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拓展。通过在海外建设数据中心、提供算力服务,将中国的算力产业优势输出,带动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提升中国信息产业在全球的产业链地位,逐步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算力产业生态。

推动行业整合

当下,信息技术产业正处于快速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政策层面来看,此次合并也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发布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交易,完全符合政策鼓励方向,体现了监管层对企业通过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的支持。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份额扩大和技术实力提升,新公司在国内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将显著增强。在采购环节,凭借大规模采购优势,能够降低原材料、零部件采购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在标准制定方面,将拥有更大影响力,推动建立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生态。例如在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中,中科曙光在液冷数据中心领域技术领先,PUE值低至1.04,合并后可将相关优势技术与标准推广,引导行业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

在软件生态适配方面,新公司可以凭借自身影响力,推动统信软件、麒麟操作系统等国产基础软件与硬件更好地适配,促进国产软件产业发展 。在芯片设计环节,新公司可与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本土企业在先进制程、封装测试上深化合作,提升国内芯片制造整体水平。

应用层面,则可以为百度、阿里等云服务商提供更自主可控的算力底座。例如,在新的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中,新公司可整合上下游资源,为云服务商提供从芯片、服务器到软件系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升项目交付效率和质量。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凭借海光芯片的强大算力和中科曙光的设备及服务能力,可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稳定的算力支持,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占据先机。

这一合并案例还有可能促使其他国内厂商加快整合步伐,包括华为鲲鹏生态、飞腾CPU阵营等,都有可能通过类似并购、合作等方式强化竞争力,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争议,请联系客服。

推荐资讯

佑德半导体 版权所有